(見本書第九章、ADD與ADHD的異同成因及治療)
ADHD個案之一
母親帶一位 4 歲女童來看門診,其主訴為眼睛癢、打鼾、腳底長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,母親只把重點放在尋求過敏的治療。不過她不肯好好坐在椅子上,而是在小小的診間中往覆狂奔,不肯停下來,並且持續發出刺耳尖銳,幾乎要蓋過母親與醫師交談說話聲音的叫聲,尖叫聲沒有一秒停息,除此之外,她還想把電腦大螢幕推倒,又爬到桌子底下想把醫師的鞋子拉脫。
作者點開她的腦波檢測報告圖譜,發現強烈的β過動腦波佈滿了整個畫面,比作者心中所預估的異常腦波還要更高,配合她以上過動的症狀,於是就非常肯定的告知母親「您女兒除了皮膚、眼睛有過敏,腦細胞也有過敏,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注意不足過動症」。母親驚訝得完全無法相信,她說,「我的女兒很正常啊! 只是比較頑皮一點罷了!」
原來這女兒是她的第一胎,雖然她是親自照顧,但肯定是缺乏育兒經驗。
這種把異常當正常的情況是很常見的,就算是有自閉症、智障、學習障礙等,還沒有育兒經驗的母親,也很難自行察覺小孩有何異樣。
於是作者換另一個方式問媽媽 : 她上安親班時,肯不肯進教室上課? 媽媽竟然回答說 : 「我女兒從來不會進教室的,老師同學進教室上課的時候,她都一個人在教室外狂奔。」
由於皮膚及腦組織都是來胚胎時期的外胚層,治療腦細胞過敏發炎的方法,跟治療皮膚過敏,用的都是同一套方法。作者於是就不再多話,直接安排她抽血取血清做IgG及IgE抗體檢測,並給予補充診所特調的「自律升」Omega-36必需脂肪酸好油,每天喝 20 c.c. (每公斤體重1-1.5 c.c.),再加上麩醯胺酸、八種必需醣鏈及維他命C與維他命B群,這些都是可以用來作為修復腸腦漏、皮膚及受損的腦神經細胞之用的原料。
兩個星期後,檢驗中心發來的過敏抗體報告顯示她對蛋、豬肉、羊肉、雞肉、米飯、小麥、黃豆等均過敏(如以下二圖)。
把檢測報告用LINE發給患者的母親,並囑咐小孩必須停止食用那些有高抗體,也就是引發皮膚及腦細胞過敏的食物,同時不可再喝含糖飲料(甜味劑可用天然的甜菊粉代糖取代),兩個月後再複診時,發現她不但過敏已經痊癒,連之前的ADHD過動表現症狀也都消失了,她複診時乖巧的坐在椅子上,還主動跟醫師打招呼,「醫師阿伯,您好!」前後完全判若兩人。複診時的EEG腦波,也由原來的極高異常強烈β腦波(下圖上方)轉變為正常腦波(下圖下方)。
ADHD過動患者初診時之過動腦波(上)及兩個月後(下)之正常腦波她後來上了小學,一切表現都很正常,沒有表現出ADHD過動,也沒有ADD注意力不集中。試想當初如果沒有提早接受治療,一旦上了小學,家長肯定是會經常接到老師的投訴電話,或在聯絡簿上留言,要求把小孩帶去給小兒精神科看診,醫師也只能開出「利他能」或「專思達」藥物處方給學童服用的。
ADHD 個案之二
基本資料:
姓名:姚 XX 性別:男 年齡:9 歲
主訴:
此患童由特教老師帶來看門診,老師所勾選的主訴為情緒起伏不定、上課不坐在位子上,而是走來走去,打斷干擾老師授課,易生氣、暴怒、常動手打人。
初診時的3D 立體腦波(3D EEG)檢測發現有極高的異常β腦波,與ADHD症狀相吻合(如以下二圖)。
抽血檢測,發現他血液中有牛奶、蛋、小麥、黃豆、花生等最常見的前5名過敏食物中的蛋白質有極高(重度)的抗體,對這種檢測結果,常戲稱是得了「五燈獎」。
治療5個月後複診時的心律已變正常(如下圖右)。

上圖: ADHD姚童的過敏食物檢測報告之二
經過避吃過敏食物及採用以上個案的腸腦漏修復處方,五個月後EEG腦波檢測發現原本極度異常放電的腦波已完全恢復正常(如下方二圖)。
初診時的心電圖(EEG)呈現嚴重的竇性不整脈(如下左圖),五個月後複診時的EEG已變正常(如下右圖)。
自律神經檢測儀所自動打出的報告顯示,初診時的HRV心律變異(SDNN)非常高,達83.92,五個月後複診時的SDNN已降至20.59。交感加上副交感神經活性(LF+HF),也由初診時的3224.82降至複診時的133.56(見下圖)。
有竇性不整脈心律不整患者,心律變異(SDNN)必然過大,SDNN過大與ADD有正相關。只要有竇性不整脈,幾乎必然會表現ADD的症狀,竇性不整脈如果轉為正常,ADD的症狀也必然會部分改善。
作者意見:
1. 患者姚童就讀離島小學,是學校的頭痛人物,他情緒起伏不定、易生氣、暴怒、常追著人動手打人,上課時不肯坐在位子上,而是走來走去,又經常干擾打斷老師授課。不論是施以處罰或心理輔導、行為矯正,甚至服用醫師所開出的「利他能」、「專思達」藥物,各種方法都用盡了,就是收不到效果。
2. 忙著出海捕魚的父母,委託學校的特教老師帶姚童搭飛機來台北看診,姚童痊癒後,即將退休的特教老師很感慨的說,要是早點知道有這種自然療法就好了,因為他所照顧過有很多小時候有 ADHD 的孩子,長大後都被發現罹患各種各樣的精神疾病。
3. 文獻上認為有腸腦漏,腦部主管情緒的額葉腦迴中的神經細胞,受到食物中的過敏原(大分子蛋白質)的影響,導致腦細胞過度放電(喊救命),呈現異常β腦波,乃是ADHD成因的研究論文發表過,但尚未形成主流意見。
4. 姚童雖然並無任何皮膚或鼻子過敏的外顯症狀,其實他的過敏是發作在腦部。根據臨床觀察,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之兒童,此較不會呈現出有ADHD或其他泛自閉症之表現。另外也觀察到,幾乎絕少看到有異常過動腦波的自閉症兒童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。 我們對此現象的解釋,是認為皮膚與神經都源自於胚胎外胚層,過敏原與抗體的戰爭若好發在外胚層的皮膚,就形成異位性皮膚炎;若好發在同屬外胚層來源的腦神經細胞,即所謂過敏在腦,就會因而引起妥瑞症以及後天性的ADHD 。
5. 給ADHD患童做早療、行為治療、復健治療、心理輔導、感覺統合治療等,雖然都很重要,但是也應同時注重經由取血,找出具有過高IgG或IgE抗體之食物或環境過敏原,斷絕食用這些過敏食物,同時服用可修復腸肺腦漏及受損神經細胞的細胞原料物質。否則只是做各種傳統制式的療法,就好比用來捕魚的網破了一個大洞,在治療上可能會事倍功半,甚至徒勞無功,錯失了更加有效治癒的黃金時機。
(見本書第九章、ADD與ADHD的異同成因及治療)
ADHD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教育視頻
1. 孩子經常情緒暴走,是個性敏感、衝動還是可能過動?親師可以怎麼做?
6. ADD、ADHD是什麼?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怎麼辦?5招ADHD過動症求診指南
7. 治療過動兒吃藥保護腦神經、卻失去活力,大人還能怎麼做?
8.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五個迷思
11. 為什麼不再覺得ADHD為人生扣分? ADHD的優勢?走出負面情緒!換個角度看ADHD
12. 經常拖延?挫敗感?焦慮?如何面對失控的完美主義ADHD & Perfectionism
14.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01:如何改善專心度、時間管理及問題解決能力
16. 【健康新生活】20161206 - 大家請注意 -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18. 科學素-過動症下ADHD的黃金治療 2019.09.22
21. 【醫師好辣】孩童過動症治不好,竟是因為這個?!2017.04.25 part3
24. KUMON 打造自學力的教育典範-向創新者致敬EP.1
25.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02:如何自助、改變想法及行為 (社交互動、衝動控制)
26. ADHD宣導動畫片
27. 了解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!兒童與成人症狀不一樣?除了藥物治療以外的治療方式?
30. 台大醫院高淑芬醫師研究室-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以及迷思破除
32.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早期指標/過動/衝動/語言治療
34.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家長篇
37. 「注意力不足/過動症」的孩子為什麼「不得不」調皮搗蛋? 馬大元醫師
39. 臺安醫院 許正典醫師 part 4 成人過動的三大核心症狀是什麼?
40. 2011.05.19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鄧小弟拖7年才治療
41. 2011.03.20 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 - 過動兒媽媽心情路
42. 轉轉發現愛~我是過動兒
43. 孩子不專心、易衝動、恐罹患過動症 2015.07.21 公視晚間
44. 認識自己:分心、過動的青春 ~ 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45.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動畫短片
46. 了解過動兒的內心渴求 | 如何幫助過動症的孩子? | 親子教育
47.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03:如何自助、改變想法及行為(情緒障礙憂鬱及挫折處理)
48. 成人ADHD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)經驗分享; ADHD孩子的適性教育; ADHD女性特質; 看見ADHD優勢 | ADHD大孩子
49. 孩子調皮搗蛋、坐不住,大家都說是過動症!但有無過動症,要經三個程序評估!
50.【ADHD大聲說】三種子類型&特質、鑑定與確診經驗分享、過動症是否有領身心障礙手冊?
51.【ADHD大聲說】拿手冊、有標籤的好處和壞處?ADHD孩子的教養方式?害怕被問「你是不是有過動症」嗎?有人教過你要「自我倡議」嗎?
52. ADHD過動兒應該吃藥嗎?擔心藥物成癮?副作用?選擇藥物治療前,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!
53. 兒童專注力不足怎麼辦?除了過動兒(ADHD),你可以懂更多!
54.「幸福學幸福」廣播 125-20150821如何教育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
55. ADHD迷思1: 小孩打電動超專心,怎麼可能是ADHD?
56. 【亞斯大聲說】和昱瑋聊聊~自閉症+ADHD的特質吧!
57. 迷思二:ADHD 吃藥就對了?!
58. 執勤就焦慮! 警罹成人過動症